close

除了原住民以外,台灣人的祖先多來自於福建,那傳統的台灣小吃是否也都來自於福建呢?

在廈門住了一年半多,閒暇之餘南至漳州東山縣,西至龍岩、武夷山,北至福州、寧德、蒲田、晉江、泉州等等到處晃,四處亂吃。我見到許多台灣小吃的原始版本,有的跟台灣小吃的風味樣貌一模一樣,有的飄洋過海到台灣後變化很大,挺有趣。因此我試著在此做一番探索與比較,看看哪些小吃確定起源於福建?

1. 炒米粉、炒麵、粿仔
─ 在廈門到處都有沙縣小吃店或蒲田小吃店,他們的炒米粉炒麵端上來,外觀、味道、配料與口感跟台灣幾乎一模一樣,只有炒粿仔台灣比較少見,在台灣粿仔大部份是做乾拌或做湯的,類似乾麵與切仔麵。

結論:炒米粉、炒麵、粿仔確定起源於福建。

2. 海蠣煎V.S. 蚵仔煎
─ 台灣的蚵仔煎會在煎鍋先放上蚵仔,調蕃薯粉漿淋上去,再加青菜與一顆雞蛋。廈門的海蠣煎則是蚵仔與數顆雞蛋,少量的蕃薯粉混合了一起煎,端上桌時比較乾,像菜圃蛋或烘蛋。台灣的蚵仔煎會淋上特製的醬汁,那醬汁甚至扮演決定性的角色。廈門的海蠣煎則沒什麼醬可沾,頂多是蕃茄醬。我在廈門的杏林有吃到一味炸海蠣窩。那是用土司麵包切成圓型為底,放上蚵仔與洋蔥等蔬菜,裹上蛋清打發的泡沫,然後下油鍋炸。海蠣窩做工麻煩有特色,比海蠣煎好吃,在台灣沒見過。

結論:事實上海蠣煎在廣東叫蠔餅,在江浙一帶也有類似做法。台灣的蚵仔煎確定起源於福建,只是做法有挺大的變化。

3. 沙茶麵 V,S. 米粉湯
─ 廈門的沙茶麵遠近馳名,湖濱東路的四里沙茶麵門口煮著三個大鍋,一鍋是混濁的橘紅色沙茶湯頭裡滾著油豆腐跟鴨血,另一鍋是味道鮮美的透明清澈湯頭裡滾著肉羹、魚丸跟花枝羹,還有一個鍋則是滾燙的白開水,用來燙油麵或冬粉。鍋子前有玻璃櫃,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黑白切食材,有小腸大腸生腸粉腸豬豬腰肺豬肝豬心等內臟,也有魷魚蝦仁肉片雞胗等小菜。選定了麵或冬粉,選好了沙茶湯頭或清湯,再點好配菜放在麵或冬粉上。門口的小妹會大聲覆誦著客人點的菜,過兩分鐘後,一碗豐盛又可口的沙茶麵就端到你桌前。點菜小妹從來不寫菜單,尖峰時間人潮不斷,她用鴨子般的聲音清楚覆誦每個人點的東西,依順序上菜。客人吃飽了走到門口買單,她可以馬上說出每個人點的東西跟價錢。據說因為這特殊才能她還被邀請上了電視節目去表演。

結論:台灣的米粉湯在黑白切食材的利用上,跟沙茶麵全然相同,只不過它是把豬內臟跟米粉放在一鍋煮,但台灣米粉湯裡放的粗米粉在福建我沒見過,加上廣東人也有吃白勺豬雜的習慣,因為不知道沙茶麵的歷史,無法從此判定米粉湯是否起源於沙茶麵?但我認為它們必然有歷史的關連。

4. 蒲田滷麵 V,S. 什錦湯麵
─ 香菇、蝦米、蝦仁、肉絲、青江菜,木耳、花蛤(海瓜子)、蚵、花蛤肉等等豐富的配料炒香後加水煮湯,放一把油麵進去,再用鹽、糖、醋調味。蒲田滷麵就是這麼煮,台灣的什錦麵也是這麼煮,這一道簡單美味豐富的料理,到了台灣完全沒改變。

結論:台灣的什錦湯麵應該起源於蒲田滷麵。

5. 炸五香V,S. 炸雞卷
─ 廈門的沙茶麵店裡還有一道小菜,叫炸五香。把雜菜、豬肉、用米紙包起來捲成一長條,下鍋油炸。這道菜在台灣一模一樣,叫做雞卷。奇怪的是它沒有雞肉在裡面為什麼叫雞卷呢?原來閩南語發音的「雞」是「多出來」的意思。把多出來的材料捲一捲下油鍋炸,所以叫「雞」卷。

結論:台灣的雞卷確定起源於廈門的炸五香。

5. 花生湯
─ 廈門最有名的黃則和花生湯,味道、吃法跟台灣一樣。

結論:坦白講花生湯誰來煮應該都差不多吧?光這樣我認為尚不足以證明台灣的花生湯起源於福建,這一項暫且保留。

6. 妙香扁食
─ 跟台灣的花連扁食幾乎都相同。

結論:台灣的扁食確定起源於福建。

7. 炒花蛤V.S.炒海瓜子
─ 廈門人熱炒海鮮的手法跟台灣很類似,我愛去的大排檔店如小眼鏡、亞尖、141,用蔥蒜爆香再放醬油、糖跟黑醋大火快炒,這種烹飪法叫做「醬油水」。惟一不同的是台灣熱炒店會放一把九層塔,廈門地區則看不到九層塔。這不稀奇,我記得小時候台灣的海鮮店熱炒也是不放九層塔的,這習慣至今應該不超過三十年。

結論:台灣的熱炒海鮮應該起源於福建。

8. 嗆肉湯V.S.赤肉羹
─ 蒲田特色的嗆肉,是用豬里肌肉切成條狀、裹上地瓜粉,下鍋煮成的肉羹,跟台灣的赤肉羹是一模一樣的。湯頭方面,嗆肉湯會勾芡,也會放黑醋,跟台灣一樣。配料則有蝦米、木耳、蛋花、白花椰菜、青江菜。台灣的赤肉羹湯配料則只有以筍絲、蛋花與油蔥酥。

結論:台灣的赤肉羹確定起源於蒲田嗆肉。

9. 潤餅捲
─ 我在廈門中山路步行街的巷子裡,看到跟台灣幾乎一模一樣的潤餅捲,高麗菜豆芽菜也是現燙現包。當地人說,這是福建的傳統食物。

結論:台灣的潤餅捲確定起源於福建。

10. 豬血糕
─ 在福建吃得到米血,有豬血糕鴨血糕鵝血糕。像台灣這樣街頭推著車,現蒸現沾花生粉與香菜的吃法,在福建則看不到。

結論:米血的起源確定來自於福建,但把豬血糕當點心的吃法,可能是在台灣才發明的。

11. 當歸鴨麵線
─ 在廈門吃得到當歸鴨麵線,而且是紅麵線,跟台灣一模一樣。

結論:當歸鴨麵線確定起源於福建。

12. 蚵仔麵線大腸麵線。
─ 廈門吃得到紅麵線,那是放在當歸鴨湯裡的。類似台灣北部最受歡迎小吃─ 蚵仔麵線大腸麵線這種做法,在大陸是沒見過。福建人連聽都沒聽過。

結論:廈門、金門跟澎湖都有用白麵線跟蚵仔煮成清湯蚵仔麵線的吃法。台灣北部這種勾芡+紅麵線+筍絲+油蔥+蚵仔+大腸的麵線,絕對是在台灣被發明出來的,並可能因為受到日據時代的影響因而加入柴魚高湯。

13. 肉圓
─ 台灣的肉圓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小吃,但這在福建完全看不到。只有一味金包銀它的外皮味道跟口感與台灣的肉圓很類似,但金包銀裡面包的是香菇梗,是素的。

結論:台灣的肉圓目前還找不到起源,有可能是在台灣被發明的。

另外,我在福建還吃到了當地特色的土筍凍(沙蟲放在洋菜凍裡)、同安封肉(類似紅燒蹄膀,放了大量的蒜頭,跟客家封肉不同)、苦筍湯、皮蛋鴨卷等等,在台灣沒見過。不曉得是以前沒機會傳來台灣?還是它們被發明的時間比較晚,晚於唐山過台灣的年代?

大膽做出以上的推論,不知道我有沒有說錯的地方?先進前輩們如果有意見,歡迎不吝批評指點。

---若要轉載或引用,請註明出處。---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四月雪 的頭像
    四月雪

    四月雪的部落格

    四月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